物價變動影響個人消費、企業獲利、央行政策與投資市場,因此,CPI(消費者物價指數)、PPI(生產者物價指數)、PCE(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是投資人必須關注的關鍵指標。 CPI 反映消費者購買力與生活成本,影響 Fed 貨幣政策決策。 PPI 反映企業生產成本變化,通常領先 CPI 轉折,是預測通膨的重要指標。 PCE 是 Fed 最偏好的通膨指標,決定政策方向,影響市場資金流動性。
投資必修課:CPI 全解析,掌握物價變動與市場趨勢
CPI 反映了物價變動與經濟狀況,影響消費者、企業、投資市場及央行決策。CPI 上升通常代表通膨壓力,可能由需求增加、成本上升或貨幣供應過多導致,Fed 會透過升息、縮表來抑制物價。CPI 下降則可能帶來經濟衰退風險,Fed 可能採取降息、量化寬鬆(QE)來刺激經濟。投資人應密切關注 CPI 變化,因為它將直接影響市場走勢、貸款利率與投資策略。
3 大進場策略!美股暴跌、經濟衰退恐慌,該如何布局?
想像一下,你剛準備好一杯熱咖啡,打開投資 app,結果映入眼簾的是紅通通的數字 — 那斯達克指數大跌 14%。到底該怎麼辦?
這時你的心跳開始加速,腦中閃過各種想法:「是不是該賣掉股票止損?」「這次會不會像 2008 年金融危機一樣?」「還能回本嗎?」相信這種場景,幾乎每個投資人都經歷過。股市暴跌帶來的不僅是帳面上的虧損,還有心理上的衝擊。尤其當媒體開始渲染「股災」「熊市來臨」等字眼時,市場上的恐慌情緒會被放大,讓人忍不住想要做出「自保」的動作:清空持股,退出市場。
但,這真的是對的選擇嗎?
想變有錢?先掌握這5個投資思維!
當你想到「變有錢」,你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 賺更多的錢,於是拼命工作、加班存錢,甚至考慮跳槽或創業。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的財富自由,不是靠一輩子的辛苦勞動,而是 讓錢為你工作?
許多人誤以為致富的關鍵在於 找到最會賺錢的投資標的,或是單純靠努力工作累積存款。但事實上,真正決定財富高低的,不是你投資哪個標的,而是你的 投資思維。投資就像開車,與其執著於開哪台車,更重要的是 你懂不懂駕駛、熟不熟悉交通規則,甚至能否避開危險。擁有正確的投資思維,才能在財富之路上穩健前行。
VIX 指數是什麼?他是恐慌指數?
VIX(CBOE Volatility Index, 波動率指數) 俗稱「恐慌指數(Fear Index)」,是衡量市場對未來 30 天 S&P 500 指數波動性的預期。當市場情緒趨於不安時,VIX 指數通常會飆升;相反地,當市場穩定時,VIX 指數會下降。
然而,VIX 並不是直接來自 S&P 500 指數的價格變動,而是透過 S&P 500 指數選擇權(SPX Options)的價格推算出來的。這使得 VIX 指數與選擇權市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對選擇權交易者產生重大影響。
近來市場還推出了一些VIX相關的金融商品(如ETF等),但許多投資人都對VIX沒有正確理解,其實VIX就是選擇權隱含波動率!
新年開工這樣做,讓你的 2025 財務成長不迷茫!
財務自由不是一蹴可幾的,而是透過清楚的財務規劃、紀律的執行與持續的調整,一步步累積起來的成果。 2025 年打造財務成長的三大步驟,從盤點財務現況、設定具體目標、優化投資策略,到提升收入與創造被動收入,這些都是邁向財務自由的關鍵策略。
但關鍵不在於「知道」,而在於「行動」。如果你不開始執行,這些計畫將永遠只是理論。你的 2025 年財務成長,不會因為運氣變好,而是因為你的財務決策變好了。
一次帶你看懂,台指選擇權 / 如何計算權利金、保證金、盈虧
台指選擇權(Taiwan Index Options)是以「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為標的的金融衍生工具,為投資者提供靈活的交易選擇和風險管理手段。無論你是剛接觸選擇權的新手,還是希望進一步強化交易策略的進階投資者,我整理了這篇文章,讓你一次了解台指選擇權的核心概念、如何計算權利金、保證金,甚至是最後的盈虧。希望看完文章的你都能更清楚了解!
投資小白也能,一口氣了解什麼是「選擇權」
選擇權(Options,常簡稱OP)又稱為期權,是一種「未來可以用特定價格買賣商品的憑證」。
選擇權是一種可以交易的權利,賦予買方在特定日期之前,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的選擇。
買方:支付一筆權利金,獲得選擇是否履約的權利。無論最終是否履約,此金額均不退還,買方的風險僅限於已支付的權利金。
賣方:收取權利金,需承擔履行合約的義務。在買方選擇履約時,賣方必須按照合約內容執行買入或賣出的義務,因此可能面臨較大的風險。此外,為了保障能夠履行義務,賣方通常需要繳納一筆保證金作為擔保。
2025 年投資展望分析 3大驅動力
2025 年,全球經濟與市場格局將在多重動力與挑戰下迎來轉型期。美國憑藉其穩健的經濟增長、強勢美元和高利率環境,將繼續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而科技創新和 AI 的普及更將為市場注入長期增長動能。同時,烏俄戰爭的凍結為地緣政治穩定提供了支撐,有助於降低全球市場風險溢價。然而,歐洲面臨的內憂外患、經濟增長的遲滯,以及歐元的持續疲弱,也將成為全球經濟復甦路上的不確定因素。
對於身為投資人的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美國市場的吸引力在於科技和內需驅動行業,特別是在 AI、醫療和基礎設施相關領域的投資機會。短久期債券和高股息股票則是高利率環境下穩健收益的選擇。同時,地緣政治穩定降低了對高風險資產的擔憂,新興市場和能源行業或將迎來資金流入。
2024 年整體市場回顧
2024年,日本地震引發全球供應鏈中斷,尤其影響半導體和汽車產業,推動企業多元化供應鏈策略。全球碳中和進程加快,歐盟徵碳稅、中國投資清潔能源,美國推綠氫政策,能源轉型加速。AI技術進入應用元年,提升醫療、金融與自動駕駛效率,促進科技股增長。同時,本田與日產宣布合併應對電動車競爭,中國電動車出口大增挑戰歐美市場。俄烏戰爭升級,能源與糧食市場波動;美中貿易戰加劇,全球供應鏈重組。黃金價格因避險需求上漲27%,而各國貨幣政策調整緩解通膨壓力,顯示全球經濟在動盪中尋求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