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manda0to1.com

台灣10大ETF – 重拾指數化投資的核心

目前台灣資產規模前十大的ETF中,有六支是股票ETF,四支是債券ETF。

我注意到,台灣前三名依舊是元大台灣卓越50ETF (0050)、元大台灣高股息ETF (0056)和國泰永續高股息ETF (00878)。而前十大ETF中的六支股票ETF中,除了0050以外,其餘五支全都是股息主題ETF。在我看來,台灣的 ETF 主要不是用於低成本指數化投資,而是用來追逐特定熱門投資主題。

例如,元大美債20年ETF (00679B)的規模從當時的524億成長到今年的1877.14億,排名第五,是台灣資產規模最大的債券ETF。資產排名第九與第十的債券ETF也都是長債標的。這些數據讓我思考,台灣的投資者似乎更傾向於追求特定收益目標,而非單純地分散風險。

但當初 ETF 被創造出來是用來追踪特定市場指數(如標準普爾500指數或台灣加權指數)的投資基金,也就是說 ETF 的專長與特色,是可以有效地建立一個低成本、大範圍的指數化投資部位,來做到資產配置。透過台灣前 10 大指數則反映出,市場對高收益股息和長期資本利得的偏好,顯示出投資者對現金流和資本增值的雙重需求。也就說明台灣 ETF 的發展恐怕已經完全偏離了這個方向。

根據台灣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的數據,截至 2023 年 12 月,台灣 ETF 的總資產規模達到 4.28 兆新台幣,而其中以股息主題 ETF 和長債 ETF 為主。這一趨勢可能會影響未來 ETF 產品的設計與市場策略,促使更多具體主題型 ETF 的出現,以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需求。例如,未來可能會看到更多專注於環境、社會和治理(ESG)主題,或者是特定產業(如科技或醫療保健)的 ETF。

此外,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數據,2023 年台灣股息型 ETF 的交易量增長了 15%,而長債型 ETF 的交易量增長了 20%。這表明投資者對這類 ETF 的需求持續增長,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投資趨勢。

透過這些數據,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台灣投資者對於 ETF 的選擇已經逐漸從傳統的指數追踪轉向追求特定收益目標的產品。這一變化可能會進一步促使台灣 ETF 市場朝著更加多元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ETF 的本質

然而,ETF的本質是用來做資產配置的,其專長在於能夠提供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選擇,讓投資者能夠有效地分散風險、穩健地增長資產。投資者應該重新認識到,將重心放在指數型 ETF 上,才能真正實現多樣化投資組合和長期穩定的資產增值。透過選擇指數型 ETF,投資者可以更好地捕捉整體市場的表現,而不是僅僅追逐短期的高收益目標。

因此,我認為在挑選 ETF 的時候應該重回其初衷,強調其在資產配置中的核心價值,從而幫助你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來達到穩定且可持續的投資收益。

分享這篇實用的文章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Email

獲取更多被動收入資料

Subscribe to receive our latest updates in your inbox!

Follow me on social
Tags: No tags

Add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