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股票,作為金融市場中的一種重要工具,是投資者在企業中擁有所有權的一種形式。
而很多人一開始投資時,第一個想到投資的商品,多數都是「股票」,但你是否是聽到名嘴或是身邊朋友訴說著哪隻股票很好,就跟風去買呢?是否最後被套牢在高點呢?在討論如何找到好標的前,我們必須先好好了解股票的本質,今天就想來聊聊這個部分。
股票的歷史
股票,作為現代金融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荷蘭。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需要大量資金來進行遠洋貿易,因此開始向公眾募集資金,並以股份的形式分配公司的擁有權。這些股份代表投資人對公司的一部分擁有權,並賦予持有者分享公司利潤的權利。這便是現代股票的雛形,也因此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隨著時間的推移,股票逐漸成為企業籌集資金的一種主要方式。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股票市場開始在美國、英國等國家迅速擴展,企業透過發行股票來籌措資金以推動工業發展。當時的一些大型公司,如美國鋼鐵公司、標準石油公司等,都是透過股票市場成為跨國企業,而股票交易的需求量也隨之快速增加。
股票的概念
股票=擁有一間公司部分的所有權
而股市就是股票交易的場所;所有的股票市值加總,就是我們的股市。
股票是企業資本的一部分,代表著投資者對企業所有權的份額。當一家企業首次上市時,它會發行一定數量的股票,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這些股票成為該企業的股東。也就是說持有股票代表你是該公司的所有權人,公司的一部分是你的,而買股票的意義就是你用特定價格,去取得公司的一部分 ; 賣出股票表示你用特定價格去將你所擁有公司的權利轉換給另外一個人
股東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並享有相應的權益,如分紅和參與企業決策。
為什麼會成立公司?
簡單來說:是為了賺錢以及合理地分配公司的權利及利潤。
假設你和合夥人 John 開了一間咖啡廳,你們都認為這是一個能賺錢的好點子,所以和前輩學習相關的咖啡知識。於是你們各自投入 50 萬積蓄,成立一間公司並發行 10 萬股股份,你和 John 各持有 5 萬股,代表你們各自擁有公司的一半股權。未來若公司獲利,根據合約,你們各擁有公司的一半利潤分配權。
在創業初期,需要支付租金、購置設備、購買原料,並承擔水電、薪資和廣告等營運成本。最初投入的 100 萬將用於這些資本支出及運營成本。假設一年後成功實現 30 萬稅後淨利,你們可以考慮將這 30 萬進行利潤分配(每人 15 萬),或將這筆收益重新投資於設備升級和廣告,暫不分配利潤。最後你們決定把這獲利的30萬,繼續投入購買設備和廣告。
經過 5 年的經營,你們成功地擴展成為連鎖咖啡店,吸引了第三位投資人 Frank。他希望購買部分股份,以分享公司未來的成長與利潤分配。你們評估,若店面不再擴張,年營利約為 500 萬,公司估值大約為 1000 萬。最後,你們同意讓 Frank 以 500 萬購買你和 John 合計一半的股份,因此你和 John 各自獲得 250 萬現金,並持有公司 25% 的股權,而 Frank 持有 50% 的股份。
這大概就是一間公司的過程。從上面的例子來看,這樣你就知道。
要擁有股票的方式,一種是成立公司發行股票,一種是向他人購買
下面的影片,讓你可以更容易了解股票的來源。
公司籌資的手段:舉債、發行股票
用上面的例子,假設你和 John 的資金不夠,需要和銀行借貸,稱為「舉債」。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發行「公司債」(corporate bonds)
公司債是一種債務工具,企業可以透過發行公司債來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間內支付固定的利息,並在到期時償還本金。這種方式讓公司可以不必透過股權融資(例如發行新股),而是通過借款來籌集資金,以資助公司擴張、項目投資或其他資金需求。
當然舉債除了有利息的成本外,銀行也會嚴格的審核,必須要有足夠的抵押品做擔保。
而另外的一個方法就是「發行股票」,股票就是公司所有權的憑證。透過出售股票,讓一般投資人(也就是我們)透過出資成為股東,然而公司承諾和他們分享公司的獲利,以獲取公司經營必要的資金。按照股權比例可以分享公司利潤,也共同承擔風險。然而,我們平常在買賣的股票時,我們對股權比率都非常的微小,所以沒有控制權。
股票的種類
股票是一種證券,代表投資人對一家公司的部分擁有權。當你擁有某家公司的一部分股票,就等於你擁有了該公司的一部分,並有權享受公司的部分利潤,通常以股息的形式發放。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股票可以分成多種類型:
普通股
這是最常見的股票類型,持有普通股的股東享有公司利潤分配的權利(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以及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的投票權。但是,普通股的股息通常不固定,並且在公司清算時的分配權在優先股股東之後。
特別股
公司已發行普通股成立一段時間後,若有增資必要,除以發行普通股之方式外,可以考慮「發行公司債」或「特別股」的方式募集資金,特別股又可以稱為優先股(Preferred stock)
特別股是介於「普通股」、「公司債」特性之間的有價證券。一方面具有部分債券性質,如債券領取固定的利息,且分配順位高於普通股,但另一方面通常因「未註明到期日」,故又有普通股的特性
特別股優於普通股,擁有優先分紅的權利,但通常失去了投票權。
注意:股票還可以按行業、市值和風險程度分為不同的類別,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選擇不同類型的股票
什麼是股息?
假設咖啡店去年賺了1000萬元,那對個別股東來說到底賺了多少錢?
整間公司共發行了10萬股,1000萬 / 10萬股 = 100元/股 ,也就是每1股賺了100元,所以你持有這間公司1股的股票,就創造了100元的獲利。而每股創造的獲利 稱為「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 , 簡稱EPS
John 現在有 2.5萬股的公司股票,每股盈餘是100元,等於他現在有 250萬的價值。(2.5萬股 x 100元 =250萬元)
雖然John擁有這250萬元的獲利,但這250萬元沒有成現金回到他手上,公司可以將獲利保留在公司繼續投資以獲得更多報酬,就稱為「保留盈餘」,或是發還給股東,等於說公司將多餘的現金發還給股東,稱為「配息」,配發的股利稱為 「現金股利」。
一般而言,還在成長中的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因此會保留盈餘,以獲得更多的報酬。而成熟企業穩定的產生現金,較少有大筆的投資,所以會配息給股東。
在哪裡做交易?
擁有股票的人就稱為「股東」。股東就是一家公司的擁有者之一。
不過並不是一日為股東 ,終生就是股東,也就是說你可以把這些股票賣給別人,讓想要成為公司擁有者之一的人也可以去買股票來成為股東,而這些買賣交易就是在股市進行的
而股市又分為兩種,分別是:初級市場、次級市場
股票的交易通常在證券交易所進行,投資者可以透過經紀人進行買賣。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交易平臺也成為了一種常見的交易方式。投資者可以通過網上證券交易平臺直接進行交易,實現更便捷和即時的股票買賣。
初級市場
初級市場又稱為發行市場,是公司首次將股票發行給投資者的地方。
這個市場的目的是讓公司能夠直接向投資者募集資金,並以此來發展業務或進行其他投資。我們通常散戶進行交易不會透過初級市場,在初級市場做投資的通常是機構(包括投資銀行、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共同基金、對沖基金)、高淨值個人(HNWIs)、風險投資公司(VC),這些機構有大量資金,可以承擔更大的風險,並且往往擁有專業的市場分析和投資團隊。
股票在初級市場的發行有以下幾種方式:
首次公開發行(IPO)
公司首次將股票發行到市場上,稱為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這是公司從私人企業轉變為上市公司的過程。透過IPO,公司能夠籌集大量資金,而投資者則能在初期購買到股票。
機構投資者通常會參與IPO的承銷和分配過程,並在新股上市前進行大額認購。
增資發行
當上市公司需要更多資金來擴展業務時,除了向銀行借貸做舉債,也可以進行增資發行,也就是再向市場發行新的股票,通常針對現有股東進行配售。
私募發行
公司也可以選擇透過私募的方式向少數特定投資者(如機構投資者)發行股票,不公開面向所有投資者。、私募通常適用於融資需求較高的「成長型公司」。
次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
次級市場,又稱為流通市場,是股票在初級市場發行後的交易場所。
在次級市場中,投資者之間可以自由買賣已發行的股票,公司本身不參與這些交易,也不會從中獲得任何資金,而我們身為一般的散戶基本上就是在次級市場做交易。
因為交易型態的不同,可再分為集中市場及店頭市場。
集中市場(Exchange Market)
「上市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以集合公開競價方式做交易的市場,交易商品均為標準化 。
而競價方式分為,電腦自動搓合、人工搓合。目前在台灣的證券交易所都是將所有買賣單以電腦搓合的方式交易。有些國外交易,像是美國的紐約證交所 ( NYSE ) 是由經紀人在場內走動叫喊來尋找最佳買賣主的人工搓合方式。
上市股票,是指所有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掛牌,交易的股票。分為一般類、科技類
一般類:設立年限3年以上、實收資本達額新台幣6億以上,募集發行普通股 3000萬股以上
科技類:設立年限無、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3億以上,募集發行普通股股數達2000萬股以上
集中市場的特點包括:
- 集中化:所有的股票交易都在一個指定的場所進行,由交易所進行監管和管理,確保交易流程的透明和規範。
- 標準化交易:交易所內的股票和其他金融工具遵循統一的規則,並以標準化的價格進行公開買賣。交易價格基於買賣雙方的競價,並在整體市場供需中形成。
- 資訊公開:集中市場內的公司必須遵循嚴格的資訊披露制度,向投資者提供定期的財報和重大事項公告,以確保投資者可以做出知情決策。
- 流動性高:由於交易集中在一個場所,流動性通常較高,投資者更容易以合理的價格買入或賣出股票。
店頭市場
店頭市場則是為「上櫃公司」所提供一個公開交易的地方,目前這個交易場所設在櫃檯買賣中心。
在買賣上,以1,000股為成交單位,股價的漲跌幅限制為當天參考價格上下7%。
公開發行公司若申請將其發行的證券(如股票與公司債)在證券商的營業處所買賣,這個過程稱為「上櫃申請」。經核准後可以在證券商營業處所進行櫃檯買賣的股票,稱為「上櫃股票」。簡單來說,就是能夠在櫃檯買賣市場中發行與流通的股票,就是所謂的「上櫃股票」。
店頭市場的特點包括:
- 分散化:店頭市場的交易不集中在單一交易所內,而是通過不同的經紀商和做市商之間的網絡進行,交易可以直接在經紀商之間進行。
- 交易條件靈活:店頭市場的股票種類多樣化,包括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未達交易所上市標準的公司股票,甚至是一些企業的債券。交易條件和方式比集中市場更具彈性。
- 資訊披露較少:店頭市場內的公司通常無需遵守與集中市場同等的資訊披露要求,這可能會導致投資風險增加,投資者需自行評估交易風險。
- 流動性相對較低:由於沒有集中的交易場所和較高的流動性保障,店頭市場內的股票在價格波動和交易量上可能較為不穩定。
上市 v.s 上櫃 v.s 興櫃
興櫃股票(Emerging Stock Market),是指尚未達到上櫃或上市標準的公司股票,可以在興櫃市場交易。
興櫃市場在台灣特別常見,主要為一些規模較小或初創階段的公司提供資金籌措和公開交易的機會。它類似於許多國家的創業板或創新市場,但也具有自己的特點。
對於一些公司而言,「上櫃」是成為邁向「上市」的前一步。
上櫃可以幫助公司:
- 測試市場:上櫃讓公司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交易,從而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投資者的反應
- 籌集資金:透過賣股來籌集資金,用於擴展業務、加強營運,並進一步達到上市所需的規模和財務標準。
- 提高公司知名度:上櫃有助於提高公司的公眾曝光率和品牌價值,吸引更多潛在投資者的關注。
股票市場的運作原理
股票市場是一個公開的交易場所,投資者可以在這裡買賣股票。股票市場的運作主要依賴於供需原理:當投資者對某股票的需求增多時,價格會隨之上升;反之,需求減少則價格下跌。股票價格的波動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公司的業績表現、行業發展趨勢、經濟狀況、利率變化等。
股票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和納斯達克(NASDAQ)提供股票的上市平台,讓企業能夠向大眾發行股票,而投資人也可以透過交易所買賣股票。此外,現今的電子交易系統和線上經紀商進一步促進了全球股票市場的便捷性,讓個人投資者能夠方便地參與交易。
股票的價值與投資風險
股票投資的潛在回報通常高於其他投資產品,但也伴隨較高的風險。股票的價值會隨著公司的表現和市場的變動而波動。投資股票的收益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股票價格上升後帶來的資本增值;二是公司分發的股息。然而,股票價格波動的不可預測性使得股票投資充滿挑戰。投資者需要具備良好的市場分析能力,並深入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和行業前景,以降低投資風險。
Overall
了解股票的基本概念、種類和交易方式,以及遵循基本的投資原則,有助於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中取得更好的投資效果。不同的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目標,制定適合自己的股票投資策略,攜手參與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投資世界。